2019年5月7日 星期二

牙周病淺談

考慮牙周病患者與創傷壓力症候群之間的關聯,在成人與老年病患之間討論口腔衛教這碼事總是吃力不討好。想要牙周問題獲得解決,找一家兼具職業道德與同情心的診所並不簡單;只因同情心是一回事,對待客戶又是另一回事。


既然同情心與職業道德兼具的牙醫師不好找,這邊建議肥宅賢達們不妨試試這家蔡牙醫(掛院長的號)



牙周病療程結束後,要維持僅存的牙齒就要用對「牙菌斑檢測試方法」。因為牙菌斑在2hr禸就會孳生放線桿菌actinomyces actinomycetemcomitans和牙齦紫質單孢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革蘭氏陰性厭氧菌。所以:
  • 2小時禸把牙齒刷乾淨是關鍵之一(至少睡前)
  • 二是刷牙觀念的改變
多數牙齒參差不齊或曾經接受牙周治療的患者,接受的資訊僅僅只是使用牙間刷及牙線輔助清潔牙齒,但想要檢測牙齒有無刷乾淨,使用牙菌斑顯示劑或潔牙刮刀是不可或缺的。

初期準備工具:
  1. 潔牙刮刀組合工具
  2. 鏡子
  3. 牙菌斑顯示劑
(刷完牙)請使用牙菌斑顯示劑充分塗抹在牙齒上,過段時間你會發現牙齒與牙齦交界處,牙間,牙背,就算你使用貝式刷牙法,仍具有某種程度的牙菌斑殘留,尤其是齒列參差不齊的牙周病患者。不相信?麻煩刷完牙後以潔牙刮刀將牙齒360度刮一遍,你會發現這個東西:



這種就是牙結石的前身。所以,刷牙時必須把這些工具納入刷牙考量並持之以恆,和妹喇舌的機率就會高很多。

2015年2月28日 星期六

乾女兒


客人:你的氣質不像是幹這個的。

小姐:我才來沒幾天,我也不想幹呀,可是我媽卧病在床,沒辦法呀。

客人:你肯定還要供弟弟上學。

小姐:哎呀,你怎麼知道的?

客人:哈著雪茄大笑著,有人說啊,一個男人成熟的標誌,就是去夜總會的時候,不勸坐台小姐從良,可是我就太道德了,不能容忍自己。男人靠近小姐的耳朵說:妳呀,肯定不喜歡這個地方,別在這幹了。

小姐:不喜歡有什麼用?眼神若有所思,倒抽一口氣的朱脣則更顯得紅耀光澤。沒上大學,啥也不會,便笑著靠在成熟男人的肩膀上,你養我啊?好啊,男人這時摟著她。跟著我,離開這,做我的乾女兒,我給你投資,把你捧成明星。

小姐:喔?那需要我做什麼呢?她的笑彷彿洞悉了什麼。客人摸著她的手,就是陪著我,給客人吃吃飯、喝喝酒就好啦。男人又伸手欲撫摸臨近海產的大腿,她倩笑著把他的手推開。那和我現在又有什麼區別呢?男人哈哈大笑!這時她的手機響了,便示意接個電話。

男人這時轉頭又跟另一個小姐講,妳這麼清純,就不要在這做坐枱小姐了。

小姐:嗯,那我能去哪呢?

男人:做我的乾女兒吧!

小姐:真的嗎?

情感輸贏存在著歡愉與空虛的二難,一齣講求自然生成的情感雅作,乍看沒啥大驚大喜,隱隱卻透露著尋常中的期望與懇求。尤其在牛排館處的幽會一敘,搭配眼神默契的會心一笑;讓人最懷念的,還是那不加以掩飾的第一次,讓人最回味的,還是家鄉的街角與美食。

2014年4月21日 星期一

What's gone wrong with democracy── and how to revive it


推翻烏克蘭政權的抗議者們對祖國懷有美好憧憬。他們手持標語,呼籲向歐盟靠攏、終止俄羅斯干涉內政、推翻竊國賊亞努科維奇、建立廉潔政府。但是,他們最根本的要求與許多人幾十年來奮鬥的目標一樣,即對抗腐敗、蠻橫的專制政府。他們渴望按規則辦事的民主政體。

個中緣由眾人皆知。大體上講,民主國家比非民主國家更加富裕,捲入戰火的機率較小,反腐敗更加有力。從深層次看,民主國家讓人們直抒胸臆,決定子女和本人的命運。全世界這麼多人、這麼多地方、願意付出這麼大代價,一起為了民主之理念而奮鬥,這是其不朽魅力最好的證明。

然而,最近基輔等地的歡呼聲背後夾雜著焦慮,因為好幾個國家都上演了同一種令人不安的運動模式。民主聚集在重要廣場。政府默許惡棍反擊,但在民眾的堅強護衛和全球新聞媒體的聚焦下,政府被迫讓步。全球歡呼政權垮台,願為建立民主政府伸出援助之手。可是,趕走獨裁者容易,建立行之有效的民主政府則困難得多。新政府舉步維艱,經濟疲軟,結果整個國家沒比革命前好多少。這就是阿拉伯革命和十年前的烏克蘭橙色革命的故事。2004年,亞努科維奇被街頭抗議趕下台,2010年又被選上總統(其中有大筆俄羅斯資金捲入),然後反對派再度上台,結果國家狀況還是一樣糟糕。

烏克蘭亂局

民主正在經歷艱難時世。獨裁者被趕下台以後,反對派大多無法建立行之有效的民主政府。甚至在那些業已建立民主制度的國家,體制問題已經變得十分明顯,社會上瀰漫著對政治的幻滅情緒。然而,僅僅幾年前,民主還大有統治世界之勢。

20世紀下半葉,民主在那些最困難的地域生根發芽——遭納粹重創的德國,窮人最多的印度,1990年代經歷過種族隔離的南非。反殖民浪潮創造了一大批民主化的亞非國家,民主政府取代了專制政權:希臘(1974)、西班牙(1975)、阿根廷(1983)、巴西(1985)和智利(1989)。蘇聯垮台創造了一批中亞的新興民主國家。美國智庫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統計,截至2000年,全世界共有120個民主國家,佔全世界總人口的63%。

那一年,超過100個國家的代表在華沙齊聚一堂,參加世界民主論壇(World Forum on Democracy),宣布“人民意志”乃是“政府權威之基礎”。美國國務院發布報告,宣稱各種各樣的威權主義、極權主義政府形式都已經“試驗失敗”,“現在看來,民主取得了最終勝利”。

打了那麼多勝仗以後,自然會冒出這種想法。但往後退一步,冷靜地來看,民主的勝利沒有那麼多必然性。民主政制濫觴於雅典,之後過了兩千多年,啟蒙運動才把民主推上政治模式的前台。18世紀,只有美國革命創建了可持續的民主。19世紀,君主主義者一直試圖對抗民主力量,實現復辟。20世紀上半葉,新興民主政體在德國、西班牙和意大利都失敗了。1941年,全世界只剩11個民主國家,羅斯福擔心“民主的火焰將被野蠻人熄滅”。

20世紀晚期的進步勢頭在21世紀終止了。今年,全世界約40%的人口將參加自由、公平的選舉,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數字。但是,民主在全球的發展停滯了,甚至可能已經逆流。自由之家認為,2013年是全球自由指數下降的連續第8個年頭,其頂峰是本世紀之初,隨後便一路下滑。1980至2000年間,民主只是遭遇一些小挫折,但2000年以來,面臨的障礙越來越多。民主的問題已經沒法用簡單的數字來呈現。許多名義上的民主國家已經滑向專制政權,民主只剩選舉這一外在形式,缺少民主制度有效運轉所需要的人權和體制保障。

勝利能夠點燃人們對民主的信心,例如政權更迭之際的開羅和基輔,但隨後便再度熄滅。在非西方地區,民主屢屢崩潰。而在西方內部,民主常常與債台高築、運作失靈等字眼聯繫在一起,損害其國內外的名聲。民主永遠有批評者,但現在,西方內部出現種種缺陷,其海外形像日益脆弱。於是,原來的批評聲音重新被加以嚴肅對待。民主失勢,原因何在?

今天的世界,民主出了什麼問題?

歷史輪迴

有兩個原因。其一是2007-08年的金融危機,其二是中國崛起。金融危機造成的心理創傷與經濟損失一樣大。它揭示了西方政治體制的根本性弱點,破壞了西方人固有的自信。西方政府數十年來持續發放福利,任憑債務不斷升高,政客們以為他們已經超越了繁榮泡沫的循環並解除了風險。許多人對本國政治體制不再抱有任何幻想——尤其是當銀行家們為自己訂製高額獎金時,各國政府卻掏出納稅人的錢為銀行紓困。金融危機讓華盛頓共識招致新興世界齊聲譴責。

同時,中國共產黨打破了民主世界在經濟發展方面的壟斷。哈佛大學前校長薩默斯(Larry Summers)觀察到,美國每30年生活水平翻一番,而中國過去30年間每10年生活水平翻一番。中國的精英階層認為,他們的模式——共產黨緊密控制,以及穩定的選賢任能——比民主效率更高,更能避免僵局。中國領導人每十年左右換一屆,按照完成施政目標的能力選拔幹部。

批評者們譴責政府用各種措施控制民意,無論是關押異議者或審查網絡言論。他們批得沒錯。不過,中國政府嚴密控制的決心反過來也證明了對民意的關切。同時,中國領導人有能力處理國家建設方面的重大問題,而這些問題可能困擾民主國家數十年。例如,中國僅用了兩年時間就實現2.4億農民享受養老保險——這要比美國公共養老保險體系的總人口多得多。

許多中國人願意在經濟發展的前提下忍受現行體制。2013年皮尤全球態度調查(Pew Survey of Global Attitudes)顯示,85%的中國人對本國發展方向“十分滿意”,而在美國這一數字僅為31%。復旦大學的張維為提出,民主正在破壞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因為民主使得政治僵局製度化、輕視決策、還產生了小布什這樣的二流總統。北京大學的俞可平提出,民主使得一些簡單事情“過於復雜和瑣碎”,讓“某些擅長甜言蜜語的政客誤導民眾”。同樣來自北京大學的王緝思觀察到,“許多引進西方價值觀和政治制度的發展中國家正在遭遇社會動盪和騷亂”,中國則提供了另一種模式。從非洲(盧旺達)到中東(迪拜)、東南亞(越南),都在嚴肅對待這一意見。


什麼更重要?財富還是權利?(來源:皮尤研究中心)

面對2000年以來一系列的民主派失望情緒,中國的發展顯得更加強勢。俄羅斯的民主派首先遭遇重大挫折。1989年柏林牆倒塌,蘇聯的民主化進程似乎不可阻擋。1990年代,俄羅斯在葉利欽領導下醉醺醺地朝民主走了幾步。但1999年末,他將權力移交給普京——一名克格勃特工。從那以後,他分別兩度擔任總理和總統。這位後現代沙皇已經摧毀了俄羅斯的民主實質,遏制新聞自由,關押反對派,同時,他還維持著表演——每個人都可以投票,只要讓普京先生獲勝。委內瑞拉、烏克蘭、阿根廷等地的獨裁者依樣畫葫蘆,沒有完全拋棄、而是維持著民主的假象。這讓民主的信譽進一步受損。

另一重大挫折是伊拉克戰爭。2003年美國領導的侵略戰爭結束後,傳說中薩達姆擁有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未兌現。隨後,小布什又把戰爭的藉口換成了自由與民主。“自由國家協同一致推動民主,乃是敵人失敗的先聲。”他在總統連任講話上說。這已經不只是機會主義了:小布什真誠地相信,只要獨裁者主宰中東,這片土地就是恐怖主義的土壤。但這讓民主進程遭受重創。左翼人士找到了新的證據,證明民主不過是美帝國主義的遮羞布。現實主義外交家則認為,當前伊拉克日益動蕩的局勢再度表明,美國領導的民主化進程是社會不穩定的解藥——美國一旦放棄領導權,社會就動蕩了。而福山等清醒的新保守主義者則將其視為民主水土不服的又一例證。

第三個嚴重挫折是埃及。穆巴拉克政權2011年垮台,浪潮般的抗議活動讓人們看到希望,以為民主將在中東地區傳播開來。但頌歌隨即變成悲鳴。埃及大選的贏家不是自由派(各立山頭,荒唐得讓人絕望),而是穆爾西的穆斯林兄弟會。穆爾西把民主當作贏家通吃的體制,將穆兄會塞入政府,賦予自己幾近無限的權力,創建穆斯林永遠佔大多數的上議院。2013年7月,軍方介入逮捕埃及首位民選總統,關押穆兄會高層人士,殺害數以百計的抗議者。埃及局勢與敘利亞戰爭、利比亞無政府狀態一道打破了阿拉伯之春的希望。

同時,民主陣營的某些新成員成績不佳。南非自1994年引入民主體制以來,一直是由非洲人國民大會統治。該黨越來越自私自利。土耳其一度將溫和的伊斯蘭教與繁榮、民主結合在一起,而現在正墮入腐敗與專制的深淵。孟加拉、泰國和柬埔寨的反對黨要么抵制大選,要么拒絕接受選舉結果。

所有這一切都證明,維持民主正常運轉是一項非常漫長的工作,那種以為民主可以自己迅速生根發芽的想法已經煙消雲散。雖然民主如小布什和托尼•布萊爾所說是“普世的追求”,但它還是一種基於文化的實踐。西方國家幾乎都是在建立復雜的政治制度很長時間以後才落實選舉權,實現強有力的公民組織和憲法權利,而西方社會一貫珍視個人權利與司法獨立等理念。

不過,原本視為民主範例的體制最近幾年卻變得過時而無用。美國已成為政治僵局的代名詞。這個國家如此痴迷於黨派之爭,以至於過去兩年間兩度站在債務違約的懸崖邊緣。分割選區以謀取選舉優勢的行為也侵蝕了美國民主。這種行為鼓勵極端主義,因為政客們只顧吸引“死忠”選民,拋棄了大量的普通選民。金錢獲得了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政治影響力。數以千計的說客(平均每位國會議員有超過20名說客)讓立法過程變得更為冗長和復雜,讓特殊利益集團更有機會參與其中。所有這一切給人造成的印像是,美國民主是可以賣的,富人權力比窮人大,儘管說客和金主們宣稱政黨開銷是在踐行言論自由的權利。結果是,美國的形象——乃至民主本身——遭受可怕的衝擊。

歐盟也不是民主的榜樣。1999年引入歐元主要是技術官僚的決策;只有兩個國家(丹麥和瑞典)就此問題舉行全民公決(結果都是否決)。鞏固歐盟權力的《里斯本條約》遭選民們錯誤地投票否決。歐元危機最困難的日子裡,歐元精英們強迫意大利和希臘用技術官僚取代民選領導人。歐洲議會修補民主赤字的努力失敗了,這一機構本身遭到忽視與鄙夷。歐盟已成為孕育民粹主義政黨的沃土,荷蘭自由黨的基爾特•威爾德斯(Geert Wilders)和法國國民陣線的勒龐等人宣稱,將捍衛普通百姓,對抗傲慢、無能的精英。希臘的金色黎明正在考驗民主國家對納粹式政黨的容忍限度。原本用來遏制歐洲民粹主義的機制,如今卻讓它死灰復燃。

民主的壞脾氣

甚至在民主的心臟地帶,它也遭受著嚴重的結構性問題,而非小毛病。自民主的黎明——19世紀晚期以來,民主通過民族國家和全國性議會得以體現。人民選出代表,在一定時期內行使國家權力。但這種安排從上到下均遭到衝擊。

從上層來看,全球化改變了一國政治的根基。國家領導人將一大部分權力移交給全球市場和跨國主體,例如貿易與金融。結果,政治家無法向選民兌現承諾。IMF、WTO、歐盟等國際組織影響力越來越大。自然,人們會問:單個國家如何處理氣候變化、偷逃稅款等頑疾?政治家們為了應對全球化,喪失了審慎的品格,將權力送給某些領域未經選舉的技術官僚。央行獨立決策的國家數量從1980年的約20個增加到現在的逾160個。

來自底層的挑戰更為嚴峻:加泰羅尼亞和蘇格蘭等民族可能獨立,印度各邦和美國的市​​長們,他們都想從中央政府手中奪回權力。另外,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莫賽斯•奈姆(Moisés Naim)指出,NGO和說客等“微觀權力”正在擾亂傳統政治結構,無論民主或獨裁國家的政治家日子都將更加難過。互聯網讓微觀權力的組織和宣傳工作變得更加便利;觀眾們每個星期參與一次生活秀的投票,網民們輕點鼠標便可發出聯署信,在這樣的世界,每隔幾年才輪到一次的政治選舉越來越與時代脫節。英國議員道格拉斯•卡爾斯維爾(Douglas Carswell)將傳統政治比作HMV——一家業已破產的英國唱片店——人們通過Spotify(一家流媒體服務網站)想听什麼就听什麼、想什麼時候听就什麼時候聽。

但是,民主面臨的最大挑戰既不是來自上層,也不是來自底層,而是中間——選民本身。柏拉圖關於民主的主要憂慮是市民“沉湎於日常生活的享樂”。這的確是真知灼見。民主政府逐漸習慣於背負龐大的結構性債務,借錢滿足選民的短期需求,忽視長期投資。法國和意大利已經30多年沒有實現過財政平衡。金融危機驟然暴露了此類以藉債度日的民主國家的真面目。

隨著危機後的刺激政策逐步縮小,政客們現在必須直面兩難困境。經濟持續增長、信貸寬裕的日子可沒有這些煩惱。但政客們要想說服選民接受財政緊縮,那麼他們的選票箱將會很難看。增長放緩、財政吃緊,導致利益集團爭奪有限資源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更糟糕的是,這種競爭是在人口老齡化的西方世界展開。老人投票率比年輕人高,更有組織性(譬如強大的美國退休人員協會),因此他們的選舉影響力更大。老人在數量上佔據絕對優勢。許多國家現在面臨過去與未來的鬥爭,既有福利與未來投資的鬥爭。

日益蔓延的厭倦情緒讓民主雪上加霜。發達國家的黨員數量持續下降:僅僅1%的英國人現在參加政黨,而19​​50年的數字是20%。選民數量也在下降,一項針對49個民主國家的研究顯示,選民數量自1980-84年至2007-13年間下降了10個百分點。2012年針對7個歐洲國家的調查顯示,逾半數選民“根本不信任政府”。同年Yougov公司針對英國選民的調查表明,62%的受訪者認為“政客永遠在撒謊”。

同時,“鬧著玩兒”和“遊行抗議”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2010年,冰島的“最好黨”(Best Party)承諾將公然腐敗,卻贏得足夠選票,成功走進雷克雅維克市議會。2013年,四分之一的意大利選民支持格里羅——一位喜劇演員。如果人們真是一無所求,這種對政治的普遍厭倦情緒也許是健康的;但選民實際上有很多要求。結果將造成惡劣、不穩定的影響,一方面依賴政府,一方面卻鄙視政府。這種依賴關係使得政府過度擴張、背負過多債務,而鄙夷的情緒剝奪了政府的合法性。民主的機能失調與壞脾氣接踵而來。

心臟地帶的民主問題有助於解釋其他地方遭遇的困難。20世紀民主之所以運轉良好,一部分原因是美國的霸權:其他國家自然而然想要模仿世界領袖。但隨著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美國和歐洲失去了榜樣的魅力和推廣民主的胃口。奧巴馬政府現在似乎被恐懼所纏繞,害怕民主會造成政權腐敗或幫襯聖戰主義者。既然美國政府連預算都通不過,更談不上對未來的任何規劃,那其他發展中國家為什麼要把民主當作理想政體呢?既然歐元國家的精英們為了財政原則而踢走民選領導人,那獨裁者們為什麼要聽從歐洲的民主教誨呢?

與此同時,新興世界的民主國家遭遇了發達世界的同樣問題。這些國家也受到短期開銷的束縛,拿不出長期投資。巴西允許公務員53歲退休,卻造不出一個現代化的機場。印度給客戶們小恩小惠,卻沒錢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各國的政治體制被利益集團所綁架,被反民主的惡習所破壞。英國歷史學家帕特里克•弗倫奇(Patrick French)寫道,印度下院所有30歲以下的議員均出自政治世家。甚至資本家們都不再願意支持民主:許多印度商業大亨一直在抱怨,印度的混亂民主造就糟糕的基礎設施,而中國的威權體製造出了高速公路、漂亮的機場和高速鐵路。

以前,民主也曾退卻。1920、1930年代,共產主義和法西斯主義來勢洶洶:西班牙1931年恢復議會制時,墨索里尼將其比作在電氣時代使用煤油燈。1970年代中期,西德總理維利•勃蘭特聲稱,“西歐民主只剩二三十年的時間;然後它將滑落,失去動力和方向,陷入獨裁者包圍的海洋”。如今事情沒那麼糟糕,但針對民主的優越性和必然性這一理念,中國造成的威脅遠比共產主義來得大。

然而,中國令人震驚的前進步伐有其深層次缺陷。精英階層變成自我循環、自私自利的小圈子。50個最富有的全國人大代表擁有的財富總額達947億美元,是50個最富有的美國國會議員的60倍。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從10%降到了8%,未來可能繼續下降——對於依靠經濟增長維持合法性的政權來說,這是巨大的挑戰。

托克維爾在19世紀時指出,民主的外表總是看起來比內在虛弱:表面上各種混亂,實際上卻具有很多內在力量。產生新的領導人,提供新的政策,民主國家能夠比專制國家採取更加新穎的策略處理問題,雖然尋找正確的政策可能來來回回花費很多時間。但新興民主國家和老牌民主國家若想確保勝利,都必須打牢根基​​。

擺正民主

麥迪遜(James Madison)和密爾(John Stuart Mill)等現代民主的奠基者最讓人詫異的是他們的清醒態度。他們將民主視為有力、但不完美的機制:需要審慎設計,發揮人類的創造力,但還要製約反常的人性,確保機器正常工作,不斷加油、調試、試驗。

清醒的品格在建立民主制度伊始尤為重要。最近之所以出現那麼多失敗的民主試驗,原因之一就是過於看重選舉,輕視了民主的其他必要因素。例如,國家的力量必須得到製衡,言論自由、結社自由必須得到保障。那些最成功的新興民主國家,秘訣之一便是克服了多數主義(majoritarianism)的誘惑——贏得大選以後,多數派即可為所欲為。印度從1974年(除了實施緊急狀態的那幾年)、巴西自1980年代中期以來,兩國都得以保持民主政體至今,原因都只有一個:限制政府權力,保障個人權利。

強有力的政制不但能夠促進長期穩定,還可以減少少數派篡權的機率。它還能夠支持打擊腐敗——發展中國家的禍根​​。相反,新​​興民主國家受挫的第一個信號就是民選領導人逾越權力——通常是以代表大多數人的名義。穆爾西想方設法要把穆斯林兄弟會的支持者塞進埃及上議院。亞努科維奇削弱了烏克蘭議會的權力。普京以人民的民意踐踏了俄羅斯的獨立機構。若干非洲國家領導人正在實行殘暴的多數主義——取消總統任期限制,或如烏干達總統約韋里•穆塞韋尼2月24日所做的,懲罰同性戀行為。

這類反自由的行為發生時,即使受到該國國內大多數人支持,外國領導人也應當大聲喝止。但是,最需要吸取教訓的是新興民主政體的設計者:他們應當看到,對於健康的民主政體而​​言,強有力的分權制衡的重要性不亞於選舉權。甚至謀求獨攬大權的政客也應當從埃及和烏克蘭吸取教訓:要不是穆爾西和亞努科維奇謀取權力,激怒同胞,前者就不會呆在監獄裡,被送上法院的被告席,後者也就不會流亡海外。

即使是成熟的民主國家也要注意自身的製度建設。全球化和數碼革命使得某些最受推崇的政治體制變得陳舊不堪。制度完備的民主國家需要將自身體制升級換代,解決本國問題,重新拾起民主的國際威望。某些國家已經開始有所準備。美國參議院採取措施,加大參議員阻撓提名的難度。一些州引入公開初選,並將劃分選區的工作交給獨立委員會。還有別的措施。改革政黨資金政策,公佈所有金主的名字,這也許能減少特殊利益集團的影響力。歐洲議會可以要求議員提供公款開銷的發票。意大利議會有太多享受高薪的議員,上下議院權力過於均等,導致任何議案都難以通過。可是,改革者必須有大魄力。限制特殊利益集團的最好辦法是限制政府項目數量。解決政治厭倦情緒的最好辦法是政客們少說大話。質言之,政府越小,民主就越健康——這一理念可追溯至​​美國革命。“建立人統治人的政府過程中,”麥迪遜提出,“最大的困難是:你必須先讓政府控制民眾;然後讓它控制自己。”有限政府的概念是二戰後民主復興的必要因素。《聯合國憲章》(1945)和《世界人權宣言》(1948)設定了各國政府不可踐踏的人權與規則,即使大多數人希望政府這麼做。

這些分權制衡的理念乃是出於對暴​​政的恐懼。但如今,尤其是在西方,扼殺民主的敵人越來越隱蔽。一個是政府規模。政府持續擴張,導致個人權利受損,特殊利益集團受益。另一個敵人是政府允諾空頭支票的惡習,要么是發放根本承擔不起的福利,要么是發動贏不了的戰爭(例如打擊毒品)。選民和政府都必須認可限制政府擴張權力的慾望。譬如,央行的獨立決策成功遏制了1980年的通貨膨脹。現在正是時候,應當在更大範圍內限制政府權力。成熟的民主國家,與新興民主國家一樣,都需要對民選政府進行分權制衡。

政府可以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自我限制。他們可以嚴控財政支出——例如瑞典已經承諾根據經濟發展平衡預算規模。他們還可以引進“日落條款”,強迫議會每十年重審一遍法律。他們還可以請求超越黨派利益的委員會來設計長期改革方案。瑞典的獨立委員會提出符合實際的改革措施,包括加大私人養老金份額,根據人口預期壽命調整退休年齡,使得該國的養老金體系免於崩潰。智利在協調銅產品市場活力與民眾希望分享利潤的呼聲之間做了很好的協調工作。該國還實行嚴格規定,確保適應經濟周期,指定專家委員會分析市場漲落。

對於虛弱的民主國家來說,賦予智者與好人以更大權力,這難道不是一劑良藥嗎?不盡然。無私的規則可以防止人們選擇導致破產和社會停滯的政府支出方案,或者保護少數族裔免於迫害。但是,技術官僚的統治也有其局限性。在財政政策和福利改革等重大領域,權力應謹慎行使,過程必須公開、透明。

一些權力向上集中,由領導人和技術官僚決策,那麼另一些權力則應下放給普通民眾,以取得制衡。難點在於,如何利用全球化與本土化這兩股力量,不迴避、不抗拒。既有的民主國家面臨的兩股力量——上層的全球化,下層的微觀權力——如果取得平衡,就能夠增強民主,而非破壞民主。

托克維爾提出,本土的民主常常是最好的民主形式:“市鎮集會對於個人自由的意義,就像小學的科學課一樣;它教導人民如何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使用、享受民主。”市長的支持率通常是全國性政客的兩倍。現代技術能夠幫助實行現代版的托克維爾式市鎮集會,推動公民參與與創新。過度的網絡民主形式(每件事都要反反复复的投票)可能會受到特殊利益集團操縱。但技術和直接民主能夠相互制衡,打個比方,獨立的預算委員會可以評估發起投票的成本和可行性。

某些地方政府正在逐漸取得平衡。最鼓舞人心的例子是加利福尼亞。加州的直接民主體制允許公民投票審議互相矛盾的政策,例如提高財政支出和降低稅率,同時,封閉的黨內初选和選區劃分滋長了極端主義。但最近五年,加州引入一系列改革措施。這其中一部分是慈善家、投資家貝格魯恩(Nicolas Berggruen)的功勞。加州設立“長期規劃”委員會,制衡選票的短期利益,還引進了公開初選,並將劃分選區的工作交給獨立委員會。加州還成功實現預算平衡——州參議院主席斯坦伯格(Darrell Steinberg)稱之為“近乎超現實”的成就。

芬蘭政府設立了類似的獨立委員會,為養老金體系的未來規劃建言獻策。同時,芬蘭嘗試利用電子化民主:議會必須審議任何超過5萬人聯署的動議。但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結合技術官僚與直接民主,上層與下層的代表性——如果民主想要恢復健康的話。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曾說過:“民主不會永遠存在。它會衰弱、耗盡,然後自殺。從來沒有哪個民主政體最終沒有自殺。”顯然他錯了。民主是20世紀意識形態之爭的偉大勝利者。但如果民主還想延續20世紀的輝煌戰績,它必須在幼時得到一絲不苟的呵護,成年後孜孜不倦地雕琢。

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

切磋一下教育態度



單車命名經由徵詢網友意見之後,發現, 黃郁棋'R丟在留言串的「波多野」彷彿為單車注入了一股生命的能量;這種能量它來自於人類最原始的慾望。如果信息素(pheromone)持續在春天散發,屆時再幻想著波多野的特殊體香,當下,我一定會非常用力的騎她,才不至於辜負大家對我和波多野的期望。贅言於此小弟仍無以回報,未來有機會再為各位兩肋插刀好了。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倒單擺,在物理上僅有二個位置,這二個位置在引力作用的環境下並不穩定,為了獲得穩定就得讓迴授控制(feedback control)中的速度與角度融入騎乘系統當中。市面上有一種沒有腳踏板與鍊條的二輪滑步車,在引用定律的前題下,比較使用腳踏車輔助輪與滑步車的幼童,後者的體會正確而且學習時間縮短,實際應用中,我將四輪腳踏車的輔助輪拔掉,讓小屁股以滑步的方式直線滑行,期間以順時針、逆時針的方式交叉繞大圈,直線行進時不時要求刹車及變換方向,前後花了一天的時間讓她習得騎車技能。

要創造安全的騎乘環境其實不難,

1)讓幼童穿布鞋,預防肢體絞入飛輪之中造成傷害;

2)選擇鍊條與飛輪間有保護裝置的腳踏車;

3)穿護膝、戴安全帽,在安全的環境裡練習。

可是我要談的不是這個......

輔助輪與雙腳放下的心理機制是相同的,但訓練方式與體驗的基礎不同,這很像,資本意識喜歡用錢去解決問題是一樣的,與其讓她習慣手心向上獲得安全感,倒不如給她一支釣桿教她如何釣魚。斷絕後援的教育方式才能引出原始的企圖心,方法對了,小孩即使騎車跌倒了,也能自己站起來並把灰塵拍掉再繼續騎。今天我們要了解到一件事,從小我們沒有機會在外面玩耍?未曾受過傷?長大成人就容易出現恐慌,反之,也是成人不負責任的野放心態。以上這段通識就像放屁一樣簡單,而容易被疏忽的歸零心態卻是很難去做到的,當我們以原始心態去操作機會教育時,你會發現,「耐心」這種東西會被很多人拿掉,乍看之下,成人的行為會被效率所偽裝,而敷衍的急躁心態,卻會一直在行為中潛移默化。國片KANO所傳達的意思言簡意賅,騎乘者背後又有許多心理運作需要慢慢培養,要達到捉住挑戰機會而嚴謹以對的心理素質,惟有長時間在愛與現實之間慢慢洗練,才有機會達到這個等級,最後,方法對了,還得要有耐心。

舉個個人實例:

小時候我很賭爛老木的煮菜習慣,每次廚房一定都得弄得地板很濕,才覺得像是有煮過菜的樣子。傳承上一代的習慣再加上本身求知欲的不足,遇到事情也只能拿出陳舊的方法應付,而效益主義的瑣碎事務效率化,在她的認為,就是不認真及漫不經心的做事態度。我媽,在思想控制的戒嚴時期受教育是備受性別歧視的,類似的歧視可以從貧富差距去對比,懂的人很國際化,不懂的不僅保守還接近無知,連淡大尛系畢業的阿姨也認為,大學畢業就能嫁個好人家而八股的經營補習班並面臨少子化的問題。我媽在這樣的家庭氛圍裡,過份樂觀並且接近文盲。

老木的個性一旦面臨不如意總會先抱怨再處理,雖然她腦子裝的全是一些負面的東西,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我媽是用她個人的方式在愛家人」,只是,會造成許多困擾。我老北,缺乏與她相處的耐心,畢竟女人出去跟人家五四三總是比較吃虧,而我爸還是希望她能改掉觀念就可以減掉許多麻煩,結果,二老一直在吵架的嘴功中循環。在幾次的衝突中,我一直提醒我爸當個肢障者,他總是聽不懂咱家底線的吶喊而一再踩線,一次衝突中,他出手被我挌擋並以指力讓手臂肌肉痙攣,當時我說,「再一次」你就準備叫救護車,從此之後再也沒有第二次。我爸在這樣的角色扮演裡,過份無知並且接近無能。

這樣的環境讓我弟幾乎變成喜憨。我由受日本變態教育的阿公帶大,他讓我順著環境去培養抗壓能力,所以,拎北變成帥哥。

在這樣的環境裡我們得正視海馬體受擠壓的問題,而不是一昧逃避並且抱怨環境。我觀察許多手心向上缺乏創造力的子女,普遍都會習慣讓自己處於不用動腦的舒適圈,主流意識會定義這樣的生活就是幸福,而維持這樣的生活模式也不需要用到大腦,一旦危機發生,也幾乎沒有抵抗能力。正面思考需要正確知識去支撐才不致於過份樂觀,就好比經由圖像記憶鍛鍊右間腦的兒童,要儘量以人類最原始的環境去讓她發揮潛能,而不是單純用物質(輔助輪)去滿足安全感,類似價值觀的潛移默化,在指導細節上的處理都值得成人一再省思。

「人可以有所為,也可以有所不為。」在有為的環境能夠有所不為,才有機會引出嗜血狼性的企圖心,反之,應該只會養出馬英九。

有實力,也要會演戲。



2014年1月25日 星期六

自製牛肉乾

以下,是一位朋友的獨門祕技之《私房牛肉乾 》食譜大公開,我這個朋友標點符號不太會標,所以,小弟特地花了一點時間幫她理順內容與段落,希望,嗜好食肉的朋友能夠喜歡;這種自製牛肉乾,請不要輕易嚐試,一旦體驗了,就回不去了。

材料:牛肉(最好是牛腱或花腱)2斤~3斤

配料:日式清酒或米酒3湯匙,紹興酒4湯匙,薑8片、蔥3條、花椒一茶匙、八角3粒、茴香半茶匙、荳蔻半茶匙、草果2粒、甘草3片、肉桂2條、五香粉一茶匙、紅辣椒三條、辣椒粉一湯匙(辣度自行斟酌)、黃糖或黃冰糖4~5湯匙、廣東生抽半碗、老抽兩湯匙(沒有就用台灣一般的,莫約半碗~1碗)、蠔油一湯匙。

以上分量都可以依自己的口味再做加減。

做法:

1)燒一鍋水(可蓋過一整塊牛肉)放入清酒和蔥清煮牛肉15分鐘去除血水和肉腥,把水倒掉,將牛肉切成片(逆紋切)。

2)另燒一鍋水(也是要蓋過牛肉)放入剩餘的所有配料,連同牛肉放入蓋上蓋子煮滾(記得先嚐一下味道),再用小火煮四十分鐘(喜歡吃軟一點的可以多煮十分鐘),煮好不用打開蓋子,放涼(最好浸泡一晚等其入味)。

3)夾起牛肉片,鋪一張錫箔紙,把肉攤平放入烤箱,用190゚C烤30分鐘,每隔五~八分鐘翻一次面,直至牛肉收乾汁為止。

如果沒有烤箱,可以用鍋子慢慢炒到牛肉收乾汁(切記一定要用小火慢炒)。

我的口味比較淡~如果你不習慣,醬油是可以再多放點,但別太多,以免最後汁收乾了會變鹹。





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牙膏廣告不能說的祕密

"牙周炎又稱牙周病,是牙周組織的疾病。侵犯牙齦、牙周、牙周膜、牙周韌帶及牙槽骨等組織的慢性炎症。常見的慢性牙周病一般可分為牙齦炎和牙周炎,這兩種臨床症狀不盡相同的疾病,一般籠統合稱為牙周病。是一種破壞性疾病,由積聚在牙齦邊緣的牙菌膜所分泌的毒素令牙周組織發炎所致。其主要特徵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齒逐漸鬆動。它是導致成年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
牙周病早期一般並無任何症狀,可能會出現牙齦紅腫及口臭。到了病情嚴重時,會出現牙齒鬆動、牙縫增闊、牙齦萎縮,到最後更可能整顆牙齒鬆脫,嚴重影響口腔咀嚼功能。"

牙周病影響的不只牙齒的健康,牙周病是一種細菌感染,細菌及其副產品隨著血液循環從口腔蔓延到身體其他器官,造成全身主要器官的負擔,加重原有疾病的惡化。牙周病已被醫學研究證實,與糖尿病和血管硬化相關,所帶來的後續效應,除了細菌的全身性遊走之外,也會造成許多慢性疾病,一開始不易察覺,但日積月累的影響不可小覷。

別小看牙菌斑,不注意甚至可能引起早產

牙菌斑最快會在九十秒內,隨著血液全身暢行,停留在抵抗力較弱的器官上,甚至細菌會透過胎盤停留在小嬰兒身上,造成體重減輕或早產的可能性。

但是,一般人應有的正確的口腔衛教,是從何處學習而來?靠媒體報導?廠商廣告?親友閒談?還是診所的牙醫助理或牙醫師?

舉例來說,媒體曾公布銀粉與神經毒的關聯性,使得人們開始擔憂填補蛀牙的銀粉會產生銀汞蒸氣,造成神經毒。其實這是一個在山羊身上所做的實驗,被研究的目標對象是每天長期磨牙的動物族群,反覆的磨牙,使得剛補完的銀粉發生汞中毒的情形會特別明顯,再加上人類並不像山羊為反芻的動物,所以,咀嚼的磨耗期在人類與山羊身上就有落差。

這些與在人類身上發生的實際情形是不相同的,因為人類通常被規範在填補完銀粉二十四小時之後,才能做咀嚼的動作,因此人類口腔內的銀粉會產生神經毒的結論是需要被修正的。

前不久,比較熱門的討論是推倡大家在飯後三十分鐘內不要刷牙,支持這項結論的研究指出,因為飯後三十分鐘內是口腔環境PH值最酸的時候,如果此時進行刷牙,有可能會磨耗牙齒結構,使牙齒被酸蝕。

這項結論似乎與我們既有「刷牙三三三」原則:「三餐飯後、三分鐘之內、要刷牙三分鐘」是相違背的。首先我們來討論此研究的背景,這是一份針對西方人所做的研究報告,國外大部份的民眾在用餐時多會選用酸性食品與飲品一同進食,例如沙拉配可樂。

西方人的用餐習慣與大部分的東方人是不相同的,因此身為東方人的台灣民眾,在聽到這樣的報導時,建議要深入了解研究背景,才能做較正確的評斷與選擇。

別被廣告騙了,兩天內刷牙,就可防牙菌斑

在此我要導正一些口腔衛教的誤解。其實在臨床研究中,一個牙週健康的人,要連續三十天不刷牙,才會產生發炎的反應:如果說二十四小時不刷牙,只會在顯微鏡下看到較明顯的細菌增生現象:在四十八小時之後,可能才會看到發炎的滲透物,即使如此也還不足以造成臨床上看到的變化。

為什麼許多研究,都會提醒民眾要在吃完東西三分鐘內刷牙呢?言其實是牙膏及口香糖廠商的一種行銷手法。

如果你原本就擁有健康牙周,要花很長時間才會形成酸性的口腔環境。所以要做出最佳的預防預措施,若能在飯後刷牙當然很好,假如無法百分百恪守這的原則,只要盡力在餐後十二小時內做到有效清潔即可。

這些都是媒體報導所產生的漣漪效應,如果給民眾錯誤的觀念,或甚至讓民眾害怕刷牙,那就是「口腔畏教」而不是「口腔衛教」了。

如果非不得已,只要在四十八小時、也就是兩天內,好好仔細的刷一次牙,也是可以達到阻止牙菌斑累積的功效。

平常日起床後刷的第一次牙,只是讓口氣清新,還不如吃完早餐後所刷的牙更有效益。而不論如何,睡前一定要刷,因為進入睡眠狀態時,唾液分泌會停滯,而讓牙菌斑有很長的時間可以生長。如果刷得好,甚至可以讓第二天的口氣都還是保持在良好的狀態。

這五十年來,牙膏發展有很大進步,特別是牙膏加氟後,針對蛀牙的控制可以更有效。但,牙膏越貴越好嗎?

市面上許多牙膏會強調不同功能,塑造出只要一條牙膏,就可搞定牙周病的形象,這其實只能說是「一種遐想」。其實,牙膏不需要非常複雜的成分,只要可以有助於控制蛀牙、口氣清新,或有持別針對牙齦炎及敏感牙齒的效果即可。

使用時,牙膏越多越好嗎?

許多廣告都是將牙膏的量擠出約與牙刷刷頭等長,其實這樣的用量太多了。牙膏必須與刷毛作用起泡沫,才能產生最大效果,所以建議是將牙膏擠進刷毛內,不但不會浪費也可以加速起泡效果。

泡沫越多越好嗎?

牙刷即使是與清水共用,也會有泡泡,牙膏是因內含芳香劑及界面活性劑,所以起泡沫的能力更強。刷牙的目的在於能達清潔的效果,適可而止的使用牙膏就好。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日本校園霸凌的現況與對策

專題演講與談人:李茂生(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一、 前言

所謂的校園霸凌是指與力量上屬於劣勢的個人或少數人長期、反覆地受到其他個人或多數人拒絕的行動的情形。這些拒絕行動是指意識性地傷害他人或使他人感到不愉快的舉動,雖然通常都伴同著物理性的接觸,例如毆打、拘束自由、言辭侮辱、脅迫等,但是亦有沒有言辭或肉體上的接觸,例如精神面上的疏遠或傳遞不利的八卦、不回應等(亦即所謂的人際關係霸凌)。再者,因為力量上的懸殊關係,所以這些被霸凌的同學通常都是無力保護自己。所以霸凌現象的核心是力量的濫用與支配的慾望。1不過,這個定義雖然夠廣泛可以包含所有的霸凌行為類型,但是事實上對於展開對策一事,並沒有多大幫助,所以亦有論者進一步透過霸凌所產生的惡害針對以上的定義做更為實用性的分類。

例如於日本就有研究者將霸凌分成三種類,第一是輕微的攻擊類型,第二是單純的霸凌,第三則是非行性霸凌。首先是輕微攻擊類型,其實這些嫌惡、挑釁、惡作劇、吵架等行徑,是日常都會發生的事情,不論年齡、時代,普遍地會存在於人類社會中,若要根除,除非要求人類摒除情緒,不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這是人類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的容許範圍內的攻擊性手段。反之,第二類則比較嚴重,例如基於嫉妒的人際關係隔絕、報復性舉動或戲虐性的對待等,雖然不算是健康的社會性行動,但是仍舊是人類集團內難以避免的行徑。與這兩種霸凌類型相反,最後一種的霸凌是被謂為非行性霸凌的行徑。非行性霸凌牽涉到犯罪行為,通常都會帶有(刑法)保護法益侵害的結果,所以必須尋求

1 昼田源四郎・松田久美子・四釜美和子・長嶺純子著、「いじめ」研究の現状と課題、福島大学教育学部論集第62 号72 頁(1997 年)。

更為專業性的協助或甚至司法的介入。2事實上,雖然第二類的行徑需要用教育的方式予以糾正,但是如果過度地介入,反倒會剝奪少年的成長機會,所以必須與需要醫學、司法介入的第三類型予以區隔。

二、 霸凌的現況與原因分析

霸凌雖然是個古老的問題,但是一直都沒有受到重視,而最初開始留意到校園霸凌事件嚴重性的國度應該是瑞典。瑞典大約是在1960 年代末期乃至1970 年代初期的這段時間,開始留意到霸凌的問題,隨後這個問題意識傳到其他北歐諸國。雖然最初只是引起媒體、家長與家長的注意而已,政府與校方倒是沒有什麼動靜,但是已經有人開始做系統性的研究。這種情形直至1980 年代末期乃至1990 年代的初期,英國、荷蘭、加拿大、美國、澳洲等國,才開始正式重視校園霸凌的嚴重性,並展開國家級的原因探索與對策的研究。而日本也是等到這個時期才開始有所動靜。日本大約在1970 年代到1980年代的前半段,大量發生家庭內暴力與以教師為對象的校園暴力事件,這種現象到1983 年時到達高峰,當年公立國中有1,440 名教師、公立高中有146 名教師遭到學生的暴力攻擊,於是學校與警方合作全力封殺校園內以教師為對象的暴力現象。雖然,這個政策湊效,隔年這類的暴力事件銳減,但是取而代之的卻是學生對學生的暴力事件,在1984年到1994 年的十年間,學生間的暴力事件在國中成長了1.9 倍、高中則是暴增到2.4 倍,至於器物毀損方面,國中成長了3.9 倍,高中則是成長了2.4 倍。當然,校園霸凌事件也是在這段期間內急速增加。日本就是在這種難堪的情事下,不得已地展開了校園霸凌情況的調查與研究。3

針對校園霸凌事件的爆發,日本政府採取了與以往相同的策略,亦即早期探知、警方介入以及對嚴重事件的刑事舉發。外表上這些強硬措施立即產生效果,於1986 年,發生的件數比1985 年減少到六分之一,到1993 年的時候,根據統計每校平均發生率更降低到0.6 件。但是事實上這些數據僅是因為成人的強力介入與遏制而產生的假象,正

2 前揭註1,73 頁。
3 前揭註1,71 頁。

如同對教師的暴力轉向到對同儕的暴力一樣,校園內的霸凌事件僅是從表面轉化到更深層、更不易發覺的陰暗中而已。根據調查,比起英國、挪威的學生僅有一兩成受到霸凌,日本方面則是三成乃至四成的學生曾遭受到霸凌。4

最近因為風行智慧型手機,而手機內都有內建iTunes、Twitter 的軟體,再加上可以串聯高達百人的Line 的普及,所以校園霸凌已有走向網際網路霸凌的現象。網路霸凌具有很難特定加害人、霸凌的現況可由從別的學校觀察到、可以24 消失攻擊、學校以及教師很難掌握現況等四個特質,所以立即引起社會的注目,文部科學省為此還在2008年撰寫了對抗手冊,而業者也著手開發可以讓老師輕鬆地就建立起特定學生的網路人際網絡的軟體,企圖增強校方干預的可能性。5然而,或許真的是暗數過高,無法掌握實態,所以雖然在2007 年媒體大量報導學校非正式網路上的霸凌實態,但是2009 年以後,卻清一色地轉而報導網路霸凌的對策,而且重點也移到所謂的「未成年人與智慧型手機」等相關規則的建立方面,透過網路霸凌而應該可以觀察到的未成年人人際關係的扭曲等,反倒是未見到重要的報導。6

以下的統計數據可以明顯看出從1985 年出現了驚人的霸凌事件件數的數據後,僅僅兩三年就大幅度降低,而且這個降下來的數據在往後的數年都是呈現出平行推移的狀態,不論採取怎樣的對策,這個數據都不會大幅度下降。此外,2006 年的統計數據上的變化,主要是因為調查對象與調查方法有所變更所致。

4 前揭註1,73-75 頁。
5 大久保輝夫「スマホ時代のネットいじめ」教育デザィン研究第4 号、12-13,14-16 頁。
6 田川隆博「ネットいじめ言説の特徴—新聞記事の内容分析から—」名古屋文理大学紀要第12 号89-95頁(2012 年)。


關於霸凌的原因,其實很早就有定論。早在校園霸凌被認知後,於1986 年,東京都教育委員會即發表了調查報告。8該調查報告將霸凌的原因歸類為以下幾類,並表示出所佔比率。

1. 半有趣地欺負弱小或動作遲緩的人33.6%
2. 因為想發洩一下無法滿足的欲求19.7%

7 文部科学省、平成20 年度「児童生徒の問題行動等生徒指導上の諸問題に関する調査」結果(暴力行為、いじめ等)について、23 頁。
8 江川文成、東京都教育委員会調査報告「いじめから学ぶ」、35 頁(大日本図書株式会社、1986 年)。

3. 討厭高傲的,或假裝好學生的人15.7%
4. 因為對於與自己不同的人感到不舒服14.8%
5. 因憤怒、悲傷或嫉妒10.7%
6. 被同伴捲進去6.7%
7. 以前曾經被霸凌過,基於報復進而霸凌他人6.3%
8. 其他少數的原因是「好玩」、「開玩笑」等。

然而,這並不是原因,而僅是學生走向霸凌一途的動機而已。與此相反,雖然是少數說,但是仍有研究者對於深層的原因展開研究並提出一些己見。

首先有研究者直接指出戰後1947 年日本放棄了以往的複線型教育體制,改採美國的單線型6-3-3 教育體制,將所有的學童放到平等的舞台,讓他們學習同樣的東西,而不論其個人的性向。這種教育制度當然會造就學歷主義與惡性競爭,然而日本政府卻無法改變這種教育制度,而僅是不斷強調規範意識以及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對症療法,暢談學生生活指導,並書寫了無數的手冊。這當然會造成許多的教育問題,例如逃學、學校內霸凌等。9學童在這種教育體制下,當然很難建設出自我意識。所謂自我意識的低落就是指「與別人不同的恐懼」,這種恐懼愈強烈那麼就更會在意朋友是怎麼看自己的,而且愈想愈恐懼。而因為在意所以會想去找出別人到底那裡和他人不同,而且想要去予以排除。這就是霸凌的心理機制。但是現在的日本教育卻是不斷地繁殖與他人不同的恐懼,不斷地以一致化與紀律的強化為教育目標。在學校經營方面,上下課鐘聲、課程表、校規等,都在強化紀律。不僅是如此,在2007 年的教育再審會議的第一次報告「整體社會動員讓教育再生」中,不斷地重申「近年來,學童的規範意識不斷下降,從國際上來看,日本的學童可謂是沒有自尊心」、「學校必須透過集團生活與運動等讓學童學習社會上的規矩以及規範意識」。這種的教育態度正是霸凌的溫床。10

9 秋山博介、生徒指導の現状と課題について—どうのようにして非行、いじめ,不登校を解決していくか—、実践女子大学生活科学部紀要第45 号13-14 頁(2008 年)。
10 長田勇・遠藤忠、世代間比較調査「少年の世界」—友人関係意識の現状と学校教育の課題—、宇都宮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実践総合センター紀要、第30 号76 頁(2007 年)。

三、 對策


11 文部科学省、平成20 年度「児童生徒の問題行動等生徒指導上の諸問題に関する調査」結果(暴力行為、いじめ等)について、33 頁。

(注1)複数回答可とする。
(注2)構成比は、各区分におけるいじめを認知した学校数に対する割合。

2. 將霸凌視為結構的嬉戲

如果霸凌是一種現代社會中無法避免的現象,那麼或許我們就可以將霸凌視為一種結構,一種由既定的語意(亦即符徵與符旨的連接)以及一定的文脈(或謂規則)所形構出來的系統,並且不企圖去以另一個虛構的系統予以對抗,反倒是接受這個結構,然後以另一種的語意與文脈遊戲於其中。

首先,讓我們來觀察一件重大,但卻是具有日常性的悲劇。1994 年在日本愛知縣發生了一件國中二年級男童留下遺書表明自己受到霸凌並進而自殺的事件。當時的文部大臣(教育部長)伊吹向全國的成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發佈了兩項緊急的訊息,並要求全國的教育委員會向所有高、中、小學學生傳達其意旨,嘗試遏制日益惡化的校園霸凌。針對孩子的訊息名為「致擁有未來的孩子們」,內容呼籲霸凌的孩子立即停止霸凌行為,而遭受霸凌的孩子也要找人商量。針對成人的訊息則力陳,希望家長、教師,還有地區居民等互相聯繫,攜手守護孩子的生命。12然而,這個呼籲顯然沒有發生多大的作用。其實,包含文部大臣在內的成人都誤讀了大河內清輝所傳遞的訊息。

大河內清輝是該校二年級橫跨五個班級的團體成員,該團體的成員許多都是從小學開始的玩伴,特別是團體的頭頭更是小學以來劍道部中實力最佳的一員。大河內雖然在國一之前成績都不錯(全班十名之內),但是因為比較瘦弱所以在團體中是最經常被欺凌的一位。在大河內出殯時被發現的遺書13內,他道盡了被凌虐的事實,也說明之所以會自殺,原因在於四名團體成員從國二開始即永無止息的金錢要求。不過,可疑的是,大河內在遺書中表明希望大家不要去怪罪這四名從小玩到大的同學,也將自殺的責任推諉到自己的軟弱;除此之外,大河內雖然不斷謝謝親人對他的溫柔以及家族海外旅行時的愉悅,希望來生仍能一起生活,但同時也抱怨了父親在察覺家中金錢短少的時候,竟然是打他一巴掌,並告訴他如果在外頭做這種事,會被送到設施關起來。這些疑點,在出殯後到遺屬家致歉並呈送的謝罪函的最後一句,得到了答案。謝罪函中的最後一句,根

12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nov/26/today-int7.htm(2013-08-03 參訪)。
13 http://yabusaka.moo.jp/okouchiisyo.htm(2013-08-03 參訪)。

本都不是道歉或謝罪的言辭,而是一句:「以前被學長霸凌,現在成了霸凌的人」。14

遺書中沒有被大人察覺出來的真意是:只要過了國二,到國三則可以脫離被霸凌的處境,而轉到霸凌者的身分,可惜自己實在是太軟弱了,況且為什麼留下那麼多被霸凌的訊息,但大人都沒有在意,進而讓他喘口氣,這實在是太令人氣餒了,我要留下證據,原諒霸凌的人,因為這是我身前最想得到的地位,我要留下證據,不原諒那些不協助我度過難關的人,包含我的家人在內。大河內清輝用他的生命,證明了一件事情,這就是霸凌中貌似有明確的霸凌者與被霸凌者,但是真正深層的加害人與被害人是不存在的。

同樣的見解也出現在2013 年年初發表的日本富士電視台Legal High SP 這齣戲中。這齣戲的劇情如下。某日一位國中生從教室頂樓陽臺摔了下來重傷昏迷,而當時有四位兒時的玩伴也在頂樓陽臺。該生的母親雖然是單親,手頭也不寬裕,當時仍聘請了律師打國家賠償官司。然而,在校長以及其他師生隱蔽霸凌事實的情事下,縱或該生清醒後出庭作證,整個的審理流程都偏向於該生是自己不小心從頂樓陽臺摔下的。劇情在律師發現該班導師其實在轉任到該校前,受過學生的欺凌,所以才對此件霸凌事件採取消極態度,於是利用三寸不爛之舌煽惑老師假裝自殺企圖引發學生的悔意,並且也利用了學生傳遞紙條的習慣,在班上醞釀出願意出庭告發集體霸凌的氛圍,成功讓包含事件發生當時也在陽臺的四位同學在內的全班同學羞慚地在法庭上證言曾有霸凌的情事。劇情的最高潮在最後一段。當被霸凌的同學與母親(拿著高級香奈兒的提包)一起到律師事務所向律師道謝時,母親表示他們已經拿了上億元的國賠金買了高級公寓,並將被霸凌的該生轉校到具有升學競爭力的學校。而當該生告別時,除了謝謝律師的幫忙外,亦露出奇妙的笑容說他記不清楚了,不過似乎是自己自願嘗試跳樓,而非受到四名同學的脅迫。整個的戲劇其核心不外就是律師在法庭最後陳述中所說的一句深具隱晦意涵的臺詞。律師正面表述說:霸凌就像是空氣一樣存在在我們身邊,我們僅是隨波逐流而已,希望藉此判決踏出滅絕霸凌的第一步。這句話的最後一段,進一步地在戲劇終結前,完全地倒轉過來。律師用他誇張的行徑表明了最終的見解:我們除了以遊戲的心態與其共存外,別無對抗的方法,這是人性。

14 http://yabusaka.moo.jp/okouchi.htm(2013-08-03 參訪)。

雖然以上的這種見解在日本並非主流,但是卻一直存在著,在對霸凌的主流理解與正面對策之外,留下了令人深思的另類思維的餘地。如果霸凌是人類社會中無法避免的現象,則極力消滅這種現象的作為,終究只會是個隱瞞事實的作為而已,不會發揮多大的作用的,霸凌仍舊是會不斷發生,與其如此,毋寧正面承認霸凌的結構性要素,以遊戲的態度與其周旋,這樣才能在不斷的對抗中茁壯自己,並尋找出與霸凌共生的契機。

四、 結論

以往對於校園霸凌事件,通常都是採取「正面的」態度,首先調查實態,然後透過嚴懲霸凌者的契機,建設起個別諮商、班級活動、校級活動等一層層由內往外的督導機制,或甚至經由PTA 等組織與家長或社區結合,共同強化規範意識(例如尊重他人、對霸凌絕不妥協、不採消極逃避態度、合作協力的善意等),藉此預防校園霸凌。至於對被霸凌者,這個機制則是企圖建設起無所不在的保護網,並透過實際上的保護,重申保障弱勢的基本價值觀。或許這種舉措是有一些作用,可以將校園霸凌降到社會所能容許的飽和程度,而且只要發生重大事故(特別是因霸凌而自殺的事件),則這個機制即會被再度討論,讓鬆掉的螺絲再度鎖緊。然而,這果真是正確的態度?

正視差異化的現實,強化被霸凌者的遊戲人生態度,讓他們能夠在加害人與被害人實際上是無法嚴格區分的現實中,重新獲得自由的空間一事,似乎就在正面對策不斷強化的循環中成為洪流沖刷過後的斷簡殘片與廢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