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牙膏廣告不能說的祕密

"牙周炎又稱牙周病,是牙周組織的疾病。侵犯牙齦、牙周、牙周膜、牙周韌帶及牙槽骨等組織的慢性炎症。常見的慢性牙周病一般可分為牙齦炎和牙周炎,這兩種臨床症狀不盡相同的疾病,一般籠統合稱為牙周病。是一種破壞性疾病,由積聚在牙齦邊緣的牙菌膜所分泌的毒素令牙周組織發炎所致。其主要特徵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齒逐漸鬆動。它是導致成年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
牙周病早期一般並無任何症狀,可能會出現牙齦紅腫及口臭。到了病情嚴重時,會出現牙齒鬆動、牙縫增闊、牙齦萎縮,到最後更可能整顆牙齒鬆脫,嚴重影響口腔咀嚼功能。"

牙周病影響的不只牙齒的健康,牙周病是一種細菌感染,細菌及其副產品隨著血液循環從口腔蔓延到身體其他器官,造成全身主要器官的負擔,加重原有疾病的惡化。牙周病已被醫學研究證實,與糖尿病和血管硬化相關,所帶來的後續效應,除了細菌的全身性遊走之外,也會造成許多慢性疾病,一開始不易察覺,但日積月累的影響不可小覷。

別小看牙菌斑,不注意甚至可能引起早產

牙菌斑最快會在九十秒內,隨著血液全身暢行,停留在抵抗力較弱的器官上,甚至細菌會透過胎盤停留在小嬰兒身上,造成體重減輕或早產的可能性。

但是,一般人應有的正確的口腔衛教,是從何處學習而來?靠媒體報導?廠商廣告?親友閒談?還是診所的牙醫助理或牙醫師?

舉例來說,媒體曾公布銀粉與神經毒的關聯性,使得人們開始擔憂填補蛀牙的銀粉會產生銀汞蒸氣,造成神經毒。其實這是一個在山羊身上所做的實驗,被研究的目標對象是每天長期磨牙的動物族群,反覆的磨牙,使得剛補完的銀粉發生汞中毒的情形會特別明顯,再加上人類並不像山羊為反芻的動物,所以,咀嚼的磨耗期在人類與山羊身上就有落差。

這些與在人類身上發生的實際情形是不相同的,因為人類通常被規範在填補完銀粉二十四小時之後,才能做咀嚼的動作,因此人類口腔內的銀粉會產生神經毒的結論是需要被修正的。

前不久,比較熱門的討論是推倡大家在飯後三十分鐘內不要刷牙,支持這項結論的研究指出,因為飯後三十分鐘內是口腔環境PH值最酸的時候,如果此時進行刷牙,有可能會磨耗牙齒結構,使牙齒被酸蝕。

這項結論似乎與我們既有「刷牙三三三」原則:「三餐飯後、三分鐘之內、要刷牙三分鐘」是相違背的。首先我們來討論此研究的背景,這是一份針對西方人所做的研究報告,國外大部份的民眾在用餐時多會選用酸性食品與飲品一同進食,例如沙拉配可樂。

西方人的用餐習慣與大部分的東方人是不相同的,因此身為東方人的台灣民眾,在聽到這樣的報導時,建議要深入了解研究背景,才能做較正確的評斷與選擇。

別被廣告騙了,兩天內刷牙,就可防牙菌斑

在此我要導正一些口腔衛教的誤解。其實在臨床研究中,一個牙週健康的人,要連續三十天不刷牙,才會產生發炎的反應:如果說二十四小時不刷牙,只會在顯微鏡下看到較明顯的細菌增生現象:在四十八小時之後,可能才會看到發炎的滲透物,即使如此也還不足以造成臨床上看到的變化。

為什麼許多研究,都會提醒民眾要在吃完東西三分鐘內刷牙呢?言其實是牙膏及口香糖廠商的一種行銷手法。

如果你原本就擁有健康牙周,要花很長時間才會形成酸性的口腔環境。所以要做出最佳的預防預措施,若能在飯後刷牙當然很好,假如無法百分百恪守這的原則,只要盡力在餐後十二小時內做到有效清潔即可。

這些都是媒體報導所產生的漣漪效應,如果給民眾錯誤的觀念,或甚至讓民眾害怕刷牙,那就是「口腔畏教」而不是「口腔衛教」了。

如果非不得已,只要在四十八小時、也就是兩天內,好好仔細的刷一次牙,也是可以達到阻止牙菌斑累積的功效。

平常日起床後刷的第一次牙,只是讓口氣清新,還不如吃完早餐後所刷的牙更有效益。而不論如何,睡前一定要刷,因為進入睡眠狀態時,唾液分泌會停滯,而讓牙菌斑有很長的時間可以生長。如果刷得好,甚至可以讓第二天的口氣都還是保持在良好的狀態。

這五十年來,牙膏發展有很大進步,特別是牙膏加氟後,針對蛀牙的控制可以更有效。但,牙膏越貴越好嗎?

市面上許多牙膏會強調不同功能,塑造出只要一條牙膏,就可搞定牙周病的形象,這其實只能說是「一種遐想」。其實,牙膏不需要非常複雜的成分,只要可以有助於控制蛀牙、口氣清新,或有持別針對牙齦炎及敏感牙齒的效果即可。

使用時,牙膏越多越好嗎?

許多廣告都是將牙膏的量擠出約與牙刷刷頭等長,其實這樣的用量太多了。牙膏必須與刷毛作用起泡沫,才能產生最大效果,所以建議是將牙膏擠進刷毛內,不但不會浪費也可以加速起泡效果。

泡沫越多越好嗎?

牙刷即使是與清水共用,也會有泡泡,牙膏是因內含芳香劑及界面活性劑,所以起泡沫的能力更強。刷牙的目的在於能達清潔的效果,適可而止的使用牙膏就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