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3日 星期五

兒童心理學

第一次看茗瑜出生的模樣,根本跟媽媽長得一模一樣,在一次的外出抱著她在懷裡,只見她二隻小手把我抓得老緊,聞著她充滿奶味的頭髮,只覺得這小朋友單純的可愛,為了她的人身安危著想,我開車、騎車的速度明顯慢了許多。

恐懼感

暫時的恐懼感是兒童期早期常見的現象。許多2到4歲兒童都會害怕動物,特別是狗,到6歲左右則傾向於害怕黑暗。其他常見的恐懼對象尚有雷雨、醫生、想像中的可怕東西。不過,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及無力感的減低,這些恐懼感大部份都會消失。幼童的恐懼感大部份來自強烈的幻想生活,與混淆表象與實體的傾向。有時他們的想像會讓他渾然忘形,幾致會擔心遭到獅子的攻擊或被父母親遺棄。年幼的兒童比較容易受到看起來令人提心吊膽的事物而驚嚇,例如卡通裡的怪物,而較不害怕能夠導致重大傷害的事件,例如核彈爆炸。大致而言,較大兒童的恐懼較實際且較傾向自我評價,例如害怕考試不及格,這是由於他們知道自己是受其他人的評價。

恐懼可能來自個人的經驗(制約)或聽聞他人的經歷。學齡前兒童如果看到母親臥病在床,他可能會因聽到有關母親死去的故事而感到苦惱,即使故事說的是某種動物的母親,兒童也會感到困擾。恐懼經常來自對危險的評定,例如被狗咬到的可能性,或者警急事件的經驗,例如曾經被車輛撞到的兒童會害怕穿過街道。曾經遭遇過地震、綁架、或其他恐怖事件的兒童,會害怕該事件可能反覆發生。

父母親在適度的保護下,可藉由灌輸兒童信賴感與謹慎,幫助兒童抵擋恐懼感的入侵,並克服自己不真實的恐懼。父母親可藉著幫助兒童心安,而鼓勵兒童將感覺坦白說出來。嘲弄(例如「這樣人家會笑你!」)、強制(例如「來!輕輕拍一下狗狗,牠不會咬人的!」)、邏輯勸服(例如「最接近我們的熊距離我們20哩,而且牠是被關在動物園裡」)等等,都不會有什麼幫助的。一直要到小學以後,兒童才能夠告知自己,他們恐懼的事物不是真實的。

對於貓還是存在恐懼感

第一天上幼稚園便跟人打架

鼓勵利他的行為

三歲半的小瑜聽到兩名托兒所同伴抱怨她們的黏土不夠多,於是她將她的黏土分一半給她們,雖然黏土是她最喜歡玩的東西。小瑜所表現出來的這種行為即稱為「利他行為」altruism或「利社會行為」prosocial behavior,亦即關懷他人而不期待回報的行為。像小瑜這樣的利社會行為經常伴隨著損失、自我犠牲或危險。家庭是明確行為準則的一個重要模範與來源。利社會兒童的父母親,通常本身即是利他的,他們會為兒童指出利社會行為的模範,並且引導兒童觀看描述合作、分享、同理心及鼓勵憐憫、慷慨與助人的故事書、影片與電視節目。

與手足間的關係,則是嘗試關懷他人的行為及學習瞭解他人的觀點,提供一個重要的實驗場所。此外,同儕與教師也可做為利社會行為的模範與增強物。當父母親使用誘導感應的紀律方式取代獨斷專權時, 他們即鼓勵兒童的利社會行為。當莎莎偷取商店糖果時,她的父親並不是訓斥她誠實的重性,或者打她耳光或者告訴她「你是一個壞女孩」。相反的,他向莎莎說明商店的主人將因她的未付錢而拿走糖果蒙受什麼樣的損失,並且帶著莎莎回到商店歸還糖果。當這類事件發生事,莎莎的母親問道:「妳認為商店老闆會有什麼感覺呢?」或者「如果妳是商店老闆,妳會有什麼感覺呢?」最利社會的兒童都是以這類誘導感應技術教養出來的!

鄭茗瑜第一天上幼稚園時,看見了一位大她許多的小朋友在坐木馬,她也想坐但對方不讓她坐,茗瑜要把他推走,推不動便只好用咬的。這種行為稱為工具性攻擊(instrumental aggression),是指用來做為達成某一目標的攻擊,是兒童期早期最常見的一種攻擊類型。在2歲半到5歲之間,兒童普遍會為玩具或占有空間而發生爭奪。攻擊行為最常在社會性遊戲出現,那些強奪最厲害的兒童,通常也是最具有社會性與最有力氣者。事實上,表現某種程度的工具性攻擊是社會發展的一個必要步驟。

在2到4歲之間,隨著兒童發展較高的自我控制,與變得較能夠用口語表達他們的需求,並會以等待來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通常會從表現互毆攻擊行為轉變為以言語來表現攻擊行為。不過,個別差異仍然是存在的,如果兒童在2歲時經常襲擊或強奪其他兒童的玩具,那麼到5歲時,他通常也會變得較具有身體上的攻擊。在6或7歲以後,大多數兒童的攻擊會消退,他們變得較有合作性、較不自我中心及較有同理心,且溝通能力也變得較佳。這個年齡的兒童已經能夠將自己站在對方立場,瞭解為何他人會幾某特定的方式做出其行為,因而發展更正向與人交涉的方式。隨著總體的攻擊行為的消退,以傷害他人為意圖的敵意性攻擊在比例上則會增加。有些兒童並未學會控制攻擊行為,他們終其一生都是破壞性的、反社會的。

男孩會比女孩更有攻擊性嗎?正如稍早提到的,許多研究都對此議題時肯定的答案。確實,一般都認為男性荷爾蒙睪固酮可能是導致攻擊行為的根本原因。從嬰幼兒期開始,男孩就比女孩更傾向於去搶奪他人的東西。隨著幼兒逐漸學會說話,女孩比男孩更傾向於以話語來表達異議與解決衝突。不過,實際上女孩可能要比表面所看到的更有攻擊行為,她們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男孩不管是工具性攻擊或敵意性攻擊都較表現在外顯攻擊,即以身體與口語公開地指向其攻擊目標。女孩則傾向於關係攻擊行為(relational aggression)、(也稱為隱性攻擊、間接攻擊或心理攻擊行為)。這類更微妙攻擊行為包括關係、名聲或心理舒適感的損害或干擾。它的形式則有散佈謠言、惡意攻擊、友誼保留或將某人從團體中排擠。

攻擊的來源與觸媒(暴力對小孩子真的不好)

攻擊行為的來源是什麼?促發攻擊行為的因素是什麼?為何某些兒童要比其他兒童有攻擊性?正如我們提到,生物因素可能是導致攻擊行為的部分原因。此外,氣質也是原因之一。情緒激動與自我控制度低的兒童,通常以攻擊行為表達憤怒。研究證據顯示,暴露於真實或電視的暴力情境可能促發攻擊行為。早期與母親間的負面關係是重要的因素,而此因素又會與其他的危險的因素交織在一起。例如低社經地位與單親家庭等。一項研究顯示,嬰幼兒期的不安全依附與缺乏母親溫暖和親情,可能是兒童期早期攻擊的預測指標。成為反社會的兒童,父母親經常對他們的良好行為不給予讚賞,反而經常以粗暴或不一致的方式遏止或懲罰不良的行為。當父母親在面對學齡前兒童的強制要求時(例如因未上床睡覺而遭到責備時高聲哭泣或叫喊),如果以「投降」的態度來回應,可能對這類反覆發生又令人討厭的行為產生增強作用。另一方面,粗暴的懲罰可能會適得其反,例如摑打。被摑打的兒童不僅會遭遇到挫折、疼痛與羞辱(此可能激發攻擊行為),同時也讓他們在成人的行為中看到攻擊行為的示範。

在一項古典的社會學習實驗,研究者讓3到6歲兒童個別地觀看成人組裝玩具,接著在剩下的10分鐘,示範者開始毆打、扔擲並踹踢一個真人大小的吹氣娃娃。控制組則並未觀看任何的示範行為。在這階段實驗過後,這些兒童們對於只能看別人玩玩具而自己卻不能玩,已經開始感到有些沮喪,於是他們進入另一個房間遊戲。結果發現,那些觀看攻擊行為的兒童比其他組別的兒童都要表現較多攻擊行為,他們模仿所看到的示範者所作所為的行為。男孩與女孩受到男性攻擊示範者的影響,都大於受到女性攻擊示範者的影響。而那些觀看玩玩具示範的兒童,比控制組兒童表現較少的攻擊行為。此研究顯示,父母親可以籍由表現非攻擊行為的方式給他們的子女看,以調節他們因挫折而產生的行為。

用心都會教出不錯的孩子

不管所得的高低,只要有耐心都會教出不錯的孩子

在婚姻、種族、與社經特徵上各不相同的家庭,幾觀察其親子間的互動關係。此一觀察每月進行一次地持續了兩年多,直到參加研究的兒童三歲為止。在所得較高的家庭中,父母親花費較多的時間在子女身上,給予他們較多的關注,較常與他們說話, 對於他們應該使用的語言較感興趣;表現出這些行為的父母親之小孩,在三歲與九歲時的智商測驗一般都有不錯的分數;他們在學校以及語言與學習成就測驗上的成績,也相當良好。所得較低的父母親最常使用的語言包括「住手」、「出去」、「不要」等負面語詞;父母親經常用這種方式說話的兒童,在智商與學習成就上的表現都較差。早期親職實踐之差異,有助於說明高所得家庭與低所得家庭之兒童,在未來智商與學校表現上的典型差距。它顯示了哪些特定的親職實踐方式,有助於兒童在學校中取得良好的表現。

人總想在親情面前十全十美,但總覺得缺乏了一點什麼?少了佐料調味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愛至複雜時總會設法單純,人總想在親情面前完美,但在親情面前人總是不完美。

她還是很愛她的貓

文章參考出處
http://www.mcgraw-hill.com.tw/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