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6日 星期六

《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

via—http://e-info.org.tw/node/75404

在氣味純淨的空調空間裡,嗡嗡作響的螢光燈大放光明,美國的超級市場怎麼看都和大自然搭不上邊。然而,這個地方充滿了各種動物、植物,怎麼會和大自然無關呢?

我不是單指農產品區或肉品區。因為就生態學而言,人們理應不需特別標示便能輕易認出那兩大群落的物種。那兒是茄子、馬鈴薯和韭蔥,這兒有蘋果、香蕉與橘子,而且每隔幾分鐘就有晨露般的水珠灑在這些蔬果上。在超級市場中,只有這個角落擺放的產物會讓你讚歎著:「啊,大自然真是物產豐富!」這也說明了為何這個蔬果成列的田園(有時還有鮮花),通常都位在顧客進門之處。

再繼續前進,你會進入肉品區。肉販在鏡面般的牆前埋頭處理各種肉類,此處的物種稍難辨識,但還是看得出有雞、火雞、羊、牛和豬。牛和豬都進一步細分為去骨且無血水的整齊肉塊。最近幾年,超級市場這種修飾食材的手法已經滲入農產品區。你會發現,以往沾著泥土的馬鈴薯,現在變成了潔白的小方塊,紅蘿蔔則由機器削成整齊的長圓錐形。不過一般而言,站在這些植物與動物前方,就算你不是自然學家,也能知道自己丟了什麼東西到推車裡。

繼續向前探索。接下來的各個區域裡,生物的物種就越來越模糊了:成排的早餐穀片和調味品,冷藏櫃裡堆滿了「家庭代餐」和袋裝的潔淨豌豆。緊接而來的,是整排的飲料和成堆的零食,然後是無法分類的紙盒及塑膠盒包裝,還有顯然就是人工合成的奶精,以及讓林奈分類法無力招架的Twinkie。雖然東西不一定都要這樣分類,而且這種不會腐壞的Twinkie想必也是來自……嗯,某種我無法確切知道的東西,不過,至少一定是某種生物、某種「物種」吧。

如果你打算以自然學家的眼光來看超級市場,第一印象可能是其中的生物多樣性高得驚人,在這樣小小一塊面積有上那麼多不同種類的植物、動物和真菌!有哪片森林或草原比得上?農產品區至少有1百個物種,肉品區則更多,而且這種多樣性仍在持續增加中。童年時,我從未在超市的農產品區見過球芽甘藍及其他幾種菇蕈,更別提奇異果、百香果、榴槤和芒果。不過這幾年,熱帶地區的各種水果紛紛進駐超級市場,讓農產品區變得生氣勃勃。接著來說說動物,如果你選對日子,除了牛肉,你還會發現鴕鳥、鵪鶉,甚至北美野牛。而在水產區,映入眼簾的不只鮭魚和蝦,還有鯰魚和吳郭魚。自然學家認為,生物多樣性是土地健康的指標。現代超級市場致力於提供多樣的產品與選擇,似乎也反映出生態系的活力,甚至還發揚光大。

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物,超級市場中每樣能吃的東西都會連上一條食物鏈,而食物鏈的起點是生長在地球某片土地上的某種特定植物。這條食物鏈有時並不長,且很好追蹤,例如農產品區裡的品項,包裝袋上就會寫著馬鈴薯產自愛達荷州、洋蔥來自德州。

但到了肉品區,這條食物鏈就會變得比較長,也較難摸清。肋眼牛排上的標示並不會指出這頭牛是生於南達科他州、長於堪薩斯州飼育場,吃的穀物來自愛荷華州。而到了加工食品區,你得當個堅毅的生態偵探,才能理清Twinkie之類的非乳製鮮奶油產品背後那複雜且日漸隱晦的線索,然後連結到天涯海角的某種植物。

如果讓一個生態偵探盡情在美國的超級市場中探索,他能夠一一找出購物車中每樣物品的源頭,追索到最原初的土地嗎?這個念頭在我心中盤旋多年,後來我了解到,在回答「我該吃什麼?」這個問題之前,應該先提出兩個更直接的問題:「我吃了什麼?」以及「這些東西來自何方?」不久之前,人類並不需要記者來提供這些問題的答案,如今卻屢見不鮮。這些工業化食物的來源是如此複雜、隱晦,非得有專家之助才能查明。於是,我找到一個探究這類食物的絕佳起點。

目前大部分的美國人都是靠著工業化食物鏈餵飽自己,而這個食物鏈的典型終點就在超級市場和速食店。當我開始追索工業化食物鏈時,以為這項調查會帶我前往各種地方。確實,我在旅途中踏過許多州、行經萬里路,然而最終追溯到的起點,卻往往是一樣的。美國的超市所提供的廣大多樣性與多種選擇有如一幢富麗堂皇的高大建築,其基石卻異常狹隘,僅由少數幾類植物構築而成,其中最主要的只有一種:玉蜀黍,大多數美國人都稱之為玉米。

人類用玉米把閹牛養大,再切成牛排。人類也用玉米餵食雞、豬、羊、火雞、鯰魚和吳郭魚,甚至包括原本只吃肉的鮭魚,因為人類已經用遺傳方法培育出嚥得下玉米的養殖鮭魚。就連蛋也來自玉米。至於牛奶、乳酪和優格,以往都來自嚼食青草的乳牛,現在這些乳製品基本上都來自荷斯坦種的乳牛,牠們的工作就是住在牛舍中,繫著擠奶器,吃玉米。

如果往加工食品區望去,你會發現玉米以更複雜的形式出現。就拿雞塊來說,那也是由玉米組成。提供雞肉的雞隻本身是吃玉米長大的,至於其他成分也離不開玉米:增加黏稠度的玉米澱粉、雞塊外層麵糊中的玉米粉,以及炸雞塊用的玉米油。其他比較不明顯的成分,例如發粉、卵磷脂、澄黃色澤,甚至賦予雞塊「清新」風味的檸檬酸,原料都可能是玉米。

來杯飲料搭配雞塊吧?那你就是以玉米來搭配玉米。1980年代起,幾乎所有碳酸飲料與大部分果汁飲料,都會添加「高果糖玉米糖漿」來增添甜味,在這類飲料中的比例僅次於水。來罐啤酒,你還是在喝玉米,因為酒精由葡萄糖發酵而成,而葡萄糖則是玉米精製而成。假使你能讀懂加工食品成分標籤上的所有化學物質名稱,並且知道這些化學物質的來源,你也會找到玉米。不論是修飾澱粉還是天然澱粉、葡萄糖漿或麥芽糊精、結晶果糖或抗壞血酸(維生素C)、卵磷脂或是右旋糖(葡萄糖)、乳酸或是離胺酸、麥芽糖或高果糖玉米糖漿、麩胺酸鈉(味精)或多元醇、焦糖染色劑或三仙膠,都是由玉米做成。

奶精和起司醬中有玉米,冷凍優格和微波餐中有玉米,水果罐頭和番茄醬及糖果中有玉米,濃湯和點心和速成蛋糕粉中有玉米,糖霜和肉汁和冷凍鬆餅中有玉米,糖漿和辣醬中有玉米,美乃茲與芥末醬中有玉米,人造奶油和起酥油中有玉米,沙拉醬與調味品中有玉米,甚至連維生素中都有玉米。美國的超級市場平均販售45000項商品,其中1/4以上含玉米,甚至連非食用的商品也難倖免。從牙膏、化妝品到紙尿布、垃圾袋、清潔劑、原子炭、火柴、電池等,都含有玉米。就連擺在櫃檯邊吸引你目光的雜誌封面,也含有玉米。農產品區即使不販賣玉米,玉米還是在那裡:讓小黃瓜光亮的植物蠟中有玉米、讓農產品保有良好賣相的殺蟲劑中有玉米,連運送蔬果的紙箱表面也有玉米。事實上,超級市場的建材就含有玉米,包括牆板與石膏灰、地板油布和玻璃纖維再加上黏著劑。超級市場本身就是個頗具規模的玉米展示場。

那人類呢?

《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 











沒有留言: